液晶面板的機遇與挑戰:
- 面板廠商業績出現大幅下降甚至虧損
- 全球液晶電視需求不如預期
- 整機企業虧損轉移各上游面板廠商
液晶面板的市場數據:
- 友達2010年Q4凈虧損達到113.4億元新臺幣
- LG 2010年Q4虧損2684億韓元
- 奇美2011年1月營收環比下降9.8%
液晶面板制造商牢牢控制著上游資源,掌握著整個產業的話語權,在2010年前期都維持著很好的經營業績。但到了2010第四季度因液晶面板價格連續兩個季度下滑,各面板廠商業績也出現大幅下降,甚至出現虧損:
友達去年第四季度凈虧損達到113.4億元新臺幣(約合3.904億美元),今年一月份營收301.9億元新臺幣(10.4億美元),環比下降1.4%,同比下降21%。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環比增長3.3%到946萬片,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下降15%到1450萬片。
LG去年第四季度凈虧損2684億韓元(約合2.39億美元),為過去7個季度首度虧損。
奇美今年一月營收404億元新臺幣(13.9億美元),環比下降9.8%。其中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1080萬片,環比下降5.4%,同比下降19.8%;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344萬片,環比下降14.2%。
究其原因主要是:
一、全球液晶電視需求不如預期,特別是基本保持在零增長的歐美市場,嚴重打擊了面板行業的發展。
二、中國大陸市場主流電視品牌廠商,因庫存和面板資源被上游控制,導致業績大幅下滑,多家企業出現虧損,到第四季度,整機企業的虧損轉移各上游面板廠商轉移。
業內專家就此提出建議,面板制造商應向下游整機廠商開放股權,加大向下游整合力度,進一步穩定供應關系;加大各種液晶面板應用的投入,使產品分散化,當一種產品市場需求乏力時,可以用其他產品代替產能;在各種應用產品上,加強差異化研究,避免與其他制造商正面競爭。只要做到這樣,面板制造商的危機才有望得到解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