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頁 > 測試測量 > 正文

臺企PCB廠 大陸擴產難度大

發布時間:2008-10-28 來源: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

行業事件:

  • 臺灣PCB廠家近年來成為大陸地區眼中最不歡迎進駐的企業

機遇與挑戰:

  • 高耗水的產業特性與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,不受歡迎
  • 大陸在諸多稅制上已不提供PCB產業優惠
  • 所得資金匯回臺灣等無租稅協議的地區,必須繳納20%的稅金
  • 設備采購成本高于臺灣
  • 勞動力成本上升

條件日趨苛刻,臺灣PCB(環氧樹脂印刷線路板)廠家擴產傷腦筋。PCB是臺灣電子產業中,前進大陸設廠最踴躍的次產業,惟因其具備高耗水的產業特性與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,近年來反倒成為大陸眼中最不歡迎進駐的企業,政府出臺嚴苛的環評政策、新稅制等。臺資PCB廠家,在過去10年內大舉前進華東與華南地區設廠,目前落腳大陸總家數至少超過200家。而中國PCB產業的年產值中,至少有7成來自臺商的貢獻。對臺灣PCB廠家來說,也因為前進大陸設廠,家家擁有上百萬平方米月產能且年年擴產,讓產業長期處在供給過剩的危機中,但也因新產能不斷開出提供臺商,在營收上年年大躍進的動力。由于臺灣PCB業者,是首批前往大陸開疆辟土的廠商。

過去因市場剛起步,臺商挾龐大的資金優勢進駐,當然被大陸各方奉為上賓,但近年隨面板、半導體、PC系統組裝等大型產業到位;現在有臺商表示,大陸開始嫌棄PCB是個高污染產業,不單希望業者不要進駐設廠、擴產,甚至有被強制搬遷的案例。臺資PCB廠家,現下在大陸所遭遇到的幾大難題,包括:一是環保新措施,這也是臺商遇到最大的問題;其次稅制問題,大陸在諸多稅制上已不提供PCB產業優惠,包括所得稅跟臺灣一樣都是25%,在股利匯出稅制方面,若要將所得資金匯回臺灣等無租稅協議的地區,必須繳納20%的稅金;第三取得設備進出口5%關稅,設備采購成本高于臺灣。再者則是大陸的新《勞動合同法》。目前華東地區作業員的薪資,早達新法規定的850元人民幣,若再加上水電成本都比臺高出許多,且未來還有很多無形成本,則PCB產業,在大陸總成本已經不比臺灣低了。
 

特別推薦
技術文章更多>>
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>>
熱門搜索
?

關閉

?

關閉

jizz在线观看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