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導讀】計算機主要組件的封裝幾十年來相對穩定,但現在正經歷一場革命。例如,在內存和中央處理器(CPU)之間已經達到散熱和帶寬極限的情況下,業界正在尋求新的方案來提高性能并降低功耗。最近兩年,引領這一追求的是混合內存立方體(HMC)構想...
計算機主要組件的封裝幾十年來相對穩定,但現在正經歷一場革命。例如,在內存和中央處理器(CPU)之間已經達到散熱和帶寬極限的情況下,業界正在尋求新的方案來提高性能并降低功耗。
最近兩年,引領這一追求的是混合內存立方體(HMC)構想(圖1)。這是美光科技(Micron)提出的概念,業已被龐大的產業領導者聯盟——混合內存立方體聯盟(Hybrid Memory Cube Consortium)所采用。

圖1 混合內存立方體。
這一概念基于用一組高速串行連接取代傳統的DRAM總線,同時使內存和運算芯片在物理上非常接近,以便去掉驅動DRAM總線的功率晶體管。由此產生的模塊可將內存的功耗降低70%~90%,目前性能可達160GB/s水平,這是兩項令人矚目的進展。未來的配置目標是超過上述指針的兩倍,最終是使用多個內存模塊實現1TB/s的吞吐率。
硅穿孔(TSV)是使能技術(enabling technology)。透過在邏輯模塊上堆棧內存裸片并使用TSV將頂層連接到邏輯電路,使用大量的并行鏈路,可實現很小的面積占用。今天的產品通常有四個堆棧裸片,所以每個模塊的容量限制在16GB。
邏輯層可以是CPU、繪圖處理器(GPU)、現場可編程門陣列(FPGA)或只是控制邏輯,似乎所有這些選項都開始出現。來看一些應用,CPU選項看來顯而易見,在CPU之上構建DRAM得到的稍厚的混合芯片,應用在智能型手機和平板計算機上令人關注,這是一種節省寶貴空間的方式,但更重要的是節省稀少且缺乏的電能。使用16GB容量的方案,已經是個可行的建議,而更高密度的封裝將擴大到整個市場。
在服務器中,更高的帶寬是吸引力所在。目前尚不清楚市場是否會跟進CPU/內存堆棧路徑,或是選擇多個內存芯片的緊密并列封裝,后者可將帶寬提升到500+GB/s范圍并增加HMC容量。舉例來說,英特爾(Intel)的Knights Landing Phi芯片旨在使用堆棧內存結構(圖2)。

圖2 英特爾Knights Landing代號Xeon Phi處理器。(圖片來源:英特爾)
AMD和Nvidia這兩家GPU制造商選擇了采用多通道并行總線不同的模塊化方法(高帶寬內存,HBM)。HMB比RAM總線寬得多,可提供更高帶寬。DRAM裸片堆棧和與GPU緊密耦合旨在解決性能和功耗問題,將模塊方法應用到GPU引發了與服務器相同的封裝問題,因此解決方案的采用可能取決于GPU產品是針對消費類還是針對人工智能(AI)市場。
在服務器系統中用作加速器的FPGA,其本身的故事仍在不斷演繹,盡管像Altera/Intel和賽靈思(Xilinx)這樣的公司已經為HMC提供了原型開發板。
這種模塊化方法透露出主要的管道含義。然主導力的天平明顯地倒向內存芯片制造商(如美光),而對沒代工廠的DIMM組裝廠商不利,但這并非一蹴可幾,因為系統結構和芯片生態系統還沒有發展到可正確使用模塊化方案??赡艿那闆r是,智能型手機的封閉性將使其成為更容易滲透的市場。
服務器市場轉向模塊化方法,很可能會因服務器核心中以結構為中心架構的興起而變得復雜。諸如Gen-Z之類的方法使得串行內存連接成為將CPU、GPU、FPGA和外部通訊連接在一起的RDMA結構的焦點,它使所有服務器單元之間直接使用公共內存,以及共享內存和接口的跨集群成為可能。未來AMD和Nvidia的計劃將致力于內存與GPU之間更緊密的耦合,以使當前架構將大量數據從CPU內存傳輸到GPU內存的問題不再困難。
主導力的天平倒向芯片制造商不僅傷及DIMM制造商,還同樣殃及插卡制造商。服務器主板將可能具有針對適配驅動器或LAN的SoC方案的ZIF插槽,以及用于內存和計算組件的更多插槽。
但供貨商陣營也并非一團和氣。英特爾在談論與業內其他家不同的途徑。業內有討論可更好填補Optane NVDIMM和L3高速緩存之間性能差距的高帶寬、低延遲(HBLL)DIMM方案,而不是用于服務器的HMC。
最后的難題是,雖然這些新的內存速度非???,但容量有限,目前為16GB或更小。雖然這與DIMM類似,但其架構將當今的許多模塊排除在外。隨著對TB容量內存的需求, 該問題尚沒有得體的對策。英特爾在NVDIMM中內置傲騰(Optane)的HBLL方法很可能是條解決之道。
盡管英特爾明顯的離經叛道(沒有任何東西正式宣布為產品),但很明顯,系統將變得更快、更模塊化。為實現這種模塊化,以太網絡NVMe作為一種共享主儲存的方式在市場上備受矚目——這種架構可使驅動器與服務器分開,盡管它們可能仍然共享封裝。所有這些都將在2018年上半年成為整個產業的發展藍圖,并導致系統性能真正大幅度地提升,從而推動整個系統和儲存市場的發展。
推薦閱讀:
智能手機+人工智能,哪些應用會火起來?
簡單了解電阻器常見的幾種失效模式
結合LED照明的電容式感應設計方案
深度解析開關電源雙極性晶體管的開關特性
推薦閱讀:
智能手機+人工智能,哪些應用會火起來?
簡單了解電阻器常見的幾種失效模式
結合LED照明的電容式感應設計方案
深度解析開關電源雙極性晶體管的開關特性